弦外之音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很多時都需要一點智力,不然,會被看成是一個很「白目」的人。
從另一個角度看,把話都說得太坦然,生活中的樂趣就會少了很多。猜猜度度的對話,言者有心,聽者想一想,用自己的角度及語言傳譯出來,命中多少或是完全相反的理解,撲朔迷離。
然而,言者無心,聽者卻有意,誤會卻會一觸即發。
朋友與朋友之間,猜想的對話比較少;公司上接觸到的不同的人,要用智慧去領會話中的含意的機會很多,可是一點都不好玩,一旦想錯方向,後果堪虞;弦外之音最好聽的,莫過於愛情正在蘊釀中、還在追逐中的男男女女。
「他說這句話有什麼特別意思的嗎?」、「他這算不算是試探?」、「她為什麼常望向我這邊?」、「她為什麼總問我這樣的問題?」. . .想聽出什麼的聲音來,悉從遵便。
在這樣的狀態中,一般都不會太清醒,所以要不就是自己在鑽牛角尖,腦中那個念頭,一時擺向左一時擺向右,想著當中的含意是有機會更上一層樓,還是不會再有後續發展,再不就是找來一個你覺得他會懂你的人,跟他說一說,讓他分析給你聽。當然,如果對方說得正中下懷的話,鐵定能讓你樂上半天,可是如果對方跟你說「想太多了,不過就一句很普通的話,一件很小意思的事而已」,這時你就會被搞得垂頭喪氣,因為在你心目中,這從來就不是,也不想是的一個選擇,堅持著當中一定有想說的,只是沒聽懂而已。
有一位朋友,曾經對聽這些絃外之音有一個蠻好玩的分析。她說每當她聽到那些,會吸引她去多想的敏感話語時,她都會有一套步驟想法:震盪 -- 猜想 -- 感覺 -- 搖擺 -- 諮詢 -- 靜止。
有一次,有個男生對她生氣了,過了幾天,這位朋友打電話給男生問他氣完了沒有,兩人對話一番之後,男生對她說:「兩個人如果感情鞏固的話,根本就不必怕對方生氣的。」她聽到之後,腦袋震盪了一下,第一個想法是他是在「說」什麼嗎?然後就腦筋有點不靈光,千萬個考慮在腦中打轉,「他是不是在『表達』一些什麼呢?」。
很快的,她感到一點點的心甜。可是隨著時間再過了一點點(大概一個小時吧),她就開始對自己說,「不是的,他大概平常就會這樣說話的了,不是有其他意思的啦」。這時她開始否定自己之前的第一感覺,因為她怕是自己想太多,胡亂地把對方的說話放大了。
可是在下一分鐘,她又會想:「如果他真是在試探我的心意的話,那我不給他回應的話,豈不錯過了?」;再下一秒,她再想:「如果這真的對他來說,只是一句很普通的說話,那我如果給他回應了,豈不很白痴?」,「如果那只是我自己有點太敏感了,就會誤會他了。」,千萬個如果就是在說她正在左右飄移。
這時候,我的電話就會響起,先聊些有的沒有的之後,就開始要幫忙判斷那是有心還是無意的說話。作為旁觀者,我通常會回答得很毋寧兩可,畢竟這都關乎兩人一向的相處問題。
一天之後,我這位朋友就會開始對自己說:「不管他有沒有其他意思都好,我不管了,就跟他像平常一樣的相處吧,一切聽其自然就好。」我曾經問過:「不怕錯過了嗎?」她說:「自然錯過了,下一段自然會更好。」哈,我其實不知道她在說什麼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