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10, 2009

微笑醫生(二)

今天,父親覆診完後,終於讓我對政府醫生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和妹妹一起陪父親進入診証室,醫生看一看父親的病歷後,便直呼父親的名字,是叫名字,不連姓氏的叫他,算是很親近的叫法。

整個覆診過程,相當愉快。不單單是醫生,甚至乎護士,他們兩人帶著口罩,都看得出來他們是面帶笑容的說著父親的情況。我始終認為,這是給病人及他們的家屬一份很好很好的感覺。

醫生拿出父親的X光照片,解釋著左邊肺部的一些狀況,我聽不太懂,他說完後,我不好意思地問他:「這是代表什麼?」他笑著說:「意思是這是舊患。」附加這一句,比較好,哈哈!

後來醫生提出替父親做一個更詳細的檢查。其實,另一位醫生之前已經向父親提出過,父親到醫院前跟我們說他怕,不想做,說醫生說有什麼危險的,要全身麻醉,更不想做。佢為子女,完全明白父親的害怕;作為市民,亦明白任何醫療過程,總有風險,就算是0.01%。不過,我們還是認為父親應該做一個詳細檢查,會比較安心。

跟醫生了解過後,我們才知道所謂的風險,是要喝下顯影劑,做一個電腦掃瞄。我頓時不太明白,風險就是喝下顯影劑?雖然也有一定風險,例如錯給藥物之類的,不過還是覺得奇怪。醫生即說,父親的病歷顯示他曾經做過類似的檢查,喝下顯影劑後有敏感的反應。我反應一愕,承認著說:「這我了解他怕什麼了,我之前完全不知道這事情。」

這就比較好辦了,我們假民主地要父親選擇做不做這個檢察,他無可奈何地說:「那就做吧。」醫生便開始講解檢查前要做的準備功夫,例如要停掉糖尿病藥等。說到檢查前12小時要吃某種藥,3小時期又要再吃,妹妹就小聲地說:「那豈不是要半夜起來吃藥?」,我答道:「可能吧。」這時我們聽到醫生透過口罩傳來的笑聲,我和妹妹看著他,他就笑著搖頭,什麼也沒說,我自然反應地說:「醫生,我們這麼小聲你也聽得到?」其實,我和妹妹也知道我們是挺無聊的,想著這樣的問題,哈哈。

當醫生正在準備預約文件的時候,我問醫生:「這個檢查要收費的嗎?」醫生把目光自電腦上移過來看看我,帶帶點尷尬地笑著說:「這‧‧‧我也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從來沒有人問過這樣的問題。」這時,護士小姐也進來幫忙,醫生就問她,她也是說著回答:「不用的,這個檢查是免費的。」我解釋著,因為如果要付錢的話,我們需要時間準備,怕會很貴。醫生真好,也很真誠的說,這個檢查就算在私家醫院做,也是三千多元。醫生啊,就算是三千多元,我家還是要準備的啊。

最後的一件有趣的事情,預約文件準備好後,醫生解釋說,這些文件是給你們拿去預約的,在大堂裡等一下就可以了。我們就拿著文件,離開坐椅,差不多走到門口之際。這時,醫生張著兩隻手抓著,把我們叫停:「等等‧‧‧等等‧‧‧」不是說叫我們在外面等著嗎?又幹嗎呢?這麼好的醫生,我們快點離開,好讓在等著的病人進來嘛。醫生說:「文件還未好。」什麼?不是說都可以了嗎?醫生續笑著說:「文件放下,你們在外面等一下,護士小姐等一下會教你們怎麼做的了。」我們這才明白。

能有這麼風趣的醫生替父親看病,感覺非常良好,覺得是父親的福份。信任感建立在醫生、病人與家屬之間,非常重要,甚至對醫療制度亦然。對大堂等著的時候,我問父親:「這醫生一直在替你看病嗎?」他說不是,從來沒見過他。

哈,這醫生很厲害,一開始已不帶姓氏的叫我父親的名字,從一開始,他就在建立這份互信及親切的關係,護士小姐全程面帶笑容的講解,讓害怕進入病房的病人心情放鬆,不再懼怕,這才是真正的專業啊(當然,不是唯一的專業啦)!

1 Comments:

At 7:59 PM, February 10, 2010 ,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Wish your father good health.

: )

from 168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