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路84號
不曉得有多少人聽過這本書,更不曉得有多少人曾經看過它?
應該怎麼開始說呢?書名其實是一所小書店的地址,書店在英國。
我想,這家小書店已經不在了。
書的內容,並不是說書店內發生的小趣事,裡面是一封又一封的書信,五十年代的書信,往來著美國與英國。
也不要以為書信的內容是一對小情人互訴思念之情,層次高太多了!
其實,純粹是一位身處美國的女作家,為尋找喜歡的古書,得知這家在倫敦的小書店,在郵購書籍的過程,與書店的職員各人,產生了很微妙的友誼關係。
女作家所找尋的書,全是英國文學,對於我這個偽文人來說,單是書名,我絕對是一竅不通;然而奇怪地,我還是能看得津津有味,與女作家對書的生動批評很有關係,感受得出她對每本由小書店代找回來的書為什麼滿意,又何解會讓她不滿得拳足頓抓。
最讓我咋舌的是,當時(五十年代)的人,與我們現代人相比,很有異曲同工之處。他們,靠的是書信往來;我們,以電郵互通。他們,從書信互相認識;我們,於網上世界交朋友(這已經很流行了,不是嗎?)。他們,用書信交流並以誠相待;我們,以即時互通的形式禮待交往。對了,有一點很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哪個年代,總有一方對另一方感到好奇,然後發出望能一見的邀請,這是最有趣的發現。
可是,當年的情懷,書信的交往,實在不是我們現代人所能比擬的。那份帶著距離的美感,在等待的時間中顯露無遺。說的直接,回的含蓄,文字上的彬彬有禮,古典有格而不落伍,美!
書,我還沒看完,已急不及待要寫這一篇了!
P.S. 書的序中有這樣的說法:
『人類發明了文字,懂得寫成並印製書籍,我們便不再徒然無策的只受時間的擺弄宰制,我們甚至可以局部的、甚富意義的擊敗時間。
書籍,確實是人類所成功擁有最好的記憶存留形式,記憶從此可置放於我們的身體之外,不隨我們肉身朽壞。』
5 Comments:
【總有一方對另一方感到好奇
然後發出望能一見的邀請
這是最有趣的發現
那份帶著距離的美感
在等待的時間中顯露無遺
說的直接,回的含蓄
文字上的彬彬有禮
古典有格而不落伍 . . 美】
莫名其妙的思緒
悸動的感覺
是升騰前的前奏?
卻發現原來並不可以
飄飛的紅塵
祇是隨風而來
無論你是否願意
希望能成為
妳心中凝固的一幅畫
這一夜我又要失眠
願執子之手
看一年四季的早晨
共面地獄天堂
看著您的文字
我眼眶都紅了
我總是一廂情願的想
您,為什麼總能看穿我心?
行行好吧
給我一些讓我感到平靜的回應好嗎
意會在前,震撼過後才來細嚼的文字
受不了...受不了啊
昨夜思潮起伏
心緒與亂纏繞
有時候會在瞬間發覺
妳寫的那幾句話
是誰在輕吟
是誰在流露
妳又怎能料到
已深深叩入我心
因為我知道
那是妳的一片心
溫暖祇有自己感覺的到
我要的不過是相知的溫暖
就當是一場美麗的幻覺
今天又何苦把它刻的那樣深
偶爾沉醉
醒來的卻是頭痛
一地殘局
誰捨誰收
任誰也無法解答
我也一樣不能
別想太多
正如我曾經這樣說過
這是我看書本時的真實感覺,完全沒有暗射
反倒是,有有趣的感覺
我發誓,我沒有暗射的意思。
沒看過的人,去看看這本書吧,女作家與書店各人的情誼
叫人刻骨銘心
p.s. 我本來想在最尾加上"見與不見,其實一點也不重要了。"
就是怕看的人太敏感,才沒有加上去的....想不到...還是...
有些事情
大概...還是註定的吧
本想避,還是避不了
我在計劃中,寫love phobia...
多說一句....原來您不懂我的心....
我,放心了
還是沒被看穿
:P:P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