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23, 2007

伴君如伴虎

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經歷過這樣的感覺。小如最近深深感覺到。

小如跟這老闆工作了三年,當他的助手大概一年多,與老闆的溝通一直都處理得不錯,因為熟知老闆的性格,小如會與老闆保持適當的距離,讓老闆不可能把她當成家人般看待。

小如很清楚,老闆的性格屬於沒安全感的類型,一旦讓老闆覺得沒有自己就不行的話,這反而會很糟糕,老闆該很快就換人的了。同時,小如自己也是不喜歡這種「沒有了誰就不行」的感覺的人,世界上壓根兒就沒有這回事的,所以小如很懂得維持這樣的關係。況且,關係一旦太好了,被當成發洩對象的機會會增加,這也不是小如所想的。

或許,小如其實知道自己和老闆,是同一類型的人。


可是最近,小如要跟著老闆到外地工作,迫不得已的跟老闆溝通的機會多了很多很多,關係也無可選擇的密切了一點,也因此,果如她所料,問題出現了,就如她所故慮的一樣,溝通反而出現了問題。

好像很難理解,其實一點也不。因為老闆的性格怕煩,在外地工作,老闆與小如的溝通必然會比平常多,距離拉近了,也躲避不了;而且,小如也成為老闆發脾氣的唯一出口,就如一般人很容易就對家人發脾氣的情況一樣。

這是小如最受不了的地方。

因為關係變差,而人性本就對新鮮感有特殊愛好,所以小如對即將發生的事其實沒有覺得很突然。

在一次的工作中,小如的老闆碰上一舊部下,老闆覺得此人不錯,就找他來幫忙一天兩天的工作。小如覺得這樣也好,可以緩和一下與老闆的緊張溝通。然而,沒想到的是,這人不知耍了什麼手段,把自己安插成在這段小如和老闆在外地工作的期間,變成長期替老闆工作。小如後來才知道,這是此人自己的刻意安排,當地的所有工作人員全都不知道事情為什麼會演變成這樣,感到有點困惑。

感到困惑的原因是,此人當了老闆的司機,有時候老闆會直接對他說出一些指令,然後他就不管自己是什麼位置,直接處理或是下達指令,讓大家都覺得很奇怪,因為這些安排一直都是由小如負責的,到底是什麼回事?

小如自己也覺得很困惑,心想這可能就是要離開的先兆吧。心裡就打了這個底,也差不多不想等老闆的指令,想跟老闆說一聲就先行回去。可是,經過老闆娘的解釋之後,小如稍稍明白了多一點,可是心裡還是覺得,這樣幹下去,其實沒什麼意義。

根據小如的觀察,這個人原來不單止影響了自己的工作秩序,同時也影響了其他工作人員的工作。小如感到愛莫能助,因為此人為了老闆的新寵,旁人說的再多,也是枉然,這也是人性,當你認定某個人的時候,旁人說的話都只會被視為抹黑。

小如對這種人性的弱點很清楚,同時也很清楚自己不是因為這個人的出現讓自己地位動搖而感到不滿,心底裡只覺得這個人耍心機耍得過了頭,因為他同時也在老闆的面前,為了突顯自己的能幹,把別人的工作也參了一腳。

小如把一切都看在眼裡,心裡就突然冒出了「伴君如伴虎」的感覺。與老闆工作了三年,加上多年的觀人如微的經驗,她很了解這樣的情況。老闆在此環境如此寵信此人,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只是此人知道他的處境嗎?他真的以為老闆真的就在短短的兩天裡對他寵信有加?

這是連小如自己都不曾有過的感覺,老闆是如此沒安全感的人. . .

小如從來就只知道,當一個老闆的助手,只能步步為營,不可自以為是。當然,小如也曾經在這層面上犯過錯,不過很快就修正過來了。

小如看著此人的行為,隨了感到可笑之外,實在沒什麼可做。小如選擇大方的面對,反正,有能者居之,自己也樂得清閒一下,反正不打這份工,她其實有很多其他的選擇。反而是,小如很不忍看到其他的工作人員受到情緒上的影響,所以到處安慰及安撫其他人,著大家往好處想,都是為老闆工作的,工作做好就好,別覺得難受,大方的面對,才可有反擊的一天 . . .

這是小如心底裡的想法。其實不是反擊,是確保工作進行順利,還有要讓老闆知道,正在為他工作的,不是只有此人,大家都在盡心盡力的為他工作。如果有一天,此人把事情搞得一團糟,小如心裡有個底知道要如何處理。當然,小如不希望有這麼一天。

今天,小如收到可靠的情報,此人跟人說老闆很喜歡他,請他幫他處理及打點他的一切。

「處理及打點他的一切」,這是小如當了老闆的助手一年都不曾有過的想法,想也不敢想。

小如很愕然此人為何會如此口出狂言,聽到之後,除了有點心寒之外,實在很想退位讓賢,讓老闆「順心順意」。直覺告訴小如這是不可能的是,老闆不可能會這樣說,可是回心一想,如果這是真的話,她倒想樂見其成。

所以,小如決定繼續待下去,看看事情的發展。大不了有這麼一天,跟老闆說拜拜,最後,當然不忘對老闆說一句:「聽說你叫他幫你處理及打點一切嘛,那我去找我更有價值的工作人生囉!」

Thursday, November 15, 2007

自言自語

持續不斷的工作期,讓每一個人都緊張得不得了,累到不得了,也繃緊到不得了。

這是最近的生活寫照。

因為忙得沒辦法靜下心來思考,只知道在死線之前向前衝,結果讓人氣餒得一厥不振。

一直在提醒自己「抽離」一點,但因為腦袋裡也沒什麼空間,有點無路可退的感覺。

「抽離」,一直是最管用的方法,不過因為位置的不同,沒以前那麼輕而易舉。

果真懷念之前什麼都不用理的工作方式,別管我,不煩人,最好!

大概是因為有與人相處的障礙關係,自閉的生活方式,很享受。至少,保持著適當的距離是必須的,應該是安全感的問題。

有人說,這樣的方式太過不識抬舉;可是,有必要勉強自己在非工作的時候配合他人嗎?

高興的時候沒問題,鬧情緒的時候,就誰都別管了。

最可恨的是,有時在工作上,已盡力配合,卻又不知道哪裡出了差錯,無從入手將其修正。

累得想放棄,卻絕不甘心。

越想越鑽牛角尖,還是去買些朱古力來食,清一下思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