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31, 2005

越想挽留越是脆弱

最近迷上了一部電視劇 - 「識法代言人」
最吸引我的
是當中很精闢獨到的對白
看出來除了在法律上做了大量的資料搜集外
其他地方也確實花了不少功夫

一開始被夏雨這個爸爸的角色吸引,那份博學多材而又豁達的個性,在電視劇中看到倒是不錯。可如果在現實中讓我認識上了,恐怕我會避之則吉。因為這樣的人太脫俗了,我自覺自己那份俗氣,實在不想沾污對方那份出塵的氣質。

黎耀祥的角色叫「熊志達」,今晚的戲突然很吸引我的目光。他是一位律師,老婆也是 (是汪明荃的女兒),不過後來二人離了婚。

劇的上半部,交代了二人如何由夫妻變為朋友,過程是最普通不過的那種。女人心中有了另一人,開始嫌棄丈夫不夠上進,與自己的步調不配;剛好第三者的步進,導致二人離婚收場。

黎的角色,是典型的對老婆很疼錫兼愛護有加的那種。記得那時覺得他真的很窩囊,只要看見老婆稍稍有點不滿,便完全沒有了自己,永遠的戰戰兢兢;然而卻沒看到自己的老婆是那種,你越是遷就便越感討厭的那種,這樣下去,不離婚?誰信啊!

很記得那時看到這樣的一個男人,真的很搖頭。說到底也是一個律師,為什麼會為了一個女人而喪失了自我?一副沒有了她就活不下去的樣子,連半點男子氣慨也沒有,只懂得苦苦哀求;而我,只替他感到可憐。

原來,我是錯的!

今晚,劇情發展到二人從不歡而散變為朋友。男的依然關心著女的,為對方著想,不過已沒有了那個可憐模樣。振作過後,有了自我,煥然一新。站在女的面前,可以自由奔放地提點她,語氣溫柔得來帶著自信,不慍不火,恰到好處。

那時我猛然驚醒,是我從來不懂。

原來,越想挽留越是脆弱!

當你害怕失去的時候,很容易就會掉進那塊「迷失自己的網」裡,越是掙扎越是深入其中,越是不知道自己已掉了進去。因為掙扎的目的,不是為了要逃出來,只是想趕快抓住那將要失去的東西,人因此而變得盲目,眼中只有那快將缺失的一闕。墜進去的人,總是毫不知情地,也毫不自覺地把自尊自我全拋出「網」外。然而,這也是這張「網」的特性,把這些最有魅力的特質,全隔在外。也因此,一旦掉了進去,「失去」就是唯一的結果!也是這張「網」的唯一出路!

人,總有軟弱的時候;每個人心中都有那張「網」。會否被它包裹著,全看你可以鐵石心腸與否。要真的被包起來了,只要最終能夠把失去的感覺留在裡面,昂首挺胸的走出來,拾回「自尊」、「自信」與「自我」,結果也只會得一個!

那是,整個人只會變得更迷人!

我不曾真正的掉入這張「網」裡去;這一刻,我還蠻有點想一試的衝動呢!

Monday, December 26, 2005

心仔(三) - 總是讓我難以忘懷

媽媽每次來探望我
總會帶給我好吃的
有時是老火湯、有時是我喜歡的飯菜
當然有時也會有糖果
不過不論是什麼
都總會有心仔的份兒

心仔也很喜歡我媽媽
不是因為她會給他好吃的
而是我媽會跟他說悄悄話
有時甚至讓我覺得
媽媽待他比我還要好

有一次我問我媽
你都在跟心仔說什麼呢?
為什麼都這麼小聲?都不可以讓我知道嗎?
媽媽說:「心仔把對他『媽媽』說的話對我說,所以不可以說給你聽的。」
我就更好奇的問我媽:「為什麼總沒看見他媽媽來看他呢?」

每次都只看見心仔的祖母來看他
而且大概一星期才一次
我曾經以為他的家人
可能是因為他天生心臟外露而拋棄了他
後來才知道這不是真正原因
是因為他的父母都離婚了
兩人都沒有心再去照顧心仔
只有祖母對小孫兒不離不棄
不過由於年老
實在很難常來看他
不過印象中
他媽媽還是有到過醫院去看他的

我媽對我說
不要覺得心仔可憐
又或是因為同情才對他好
相反地
能夠認識心仔,看著他努力地、不管一切地活著
實在是我們的福份
誰會想到這樣的一個小朋友可以活到今天(那天)?
(當時的他好像是六歲吧)

我常會想
他是否知道自己的情況?
就是身體狀況、父母是如何對他
諸如此類的問題
他是如何活到今天(那天)的呢?
雖說小朋友都未必會想太多
可是
都不會覺得自己「與別不同」的嗎?
看著他
我自己都不其然的有份耿耿於懷的感覺
可我卻從來沒在他身上感覺到半點怨氣
單單這一點
就已經足夠讓我知道
將來無論發生什麼事
都非要好好活下去不可了
誰敢說
遇上心仔不是我此生最大的福氣呢?

終於到了我出院的日子了........ (待續)

Saturday, December 24, 2005

聖誕快樂

每年聖誕
我都會聽這首歌
「還是覺得你最好」

這首歌推出的時候
是冬天
也是臨近聖誕
所以其實是一份情誼結

歌曲本身很溫馨
因為溫馨
所以越聽越感到溫暖
暖意遊走全身的感覺
不管多冷也沒關係了

是心理作用吧
不是聖誕附近的日子去聽
絕對沒有這份神奇效用
雖然每年聖誕都有很多不同的應節聖誕歌
卻無論是哪一首
都及不上這一首給我的那份溫馨甜蜜的感覺

即使你離開 我熱情未改
這漫長夜裡 誰人是你所愛
花不似盛開 愛漸如大海
假使你懷念我 為何獨處感慨

但我不懂說將來 但我靜待你歸來
在這心灰的冷冬 共你熱烈再相逢 全是我的美夢
但我不懂說將來 但我靜靜待你歸來
就算春風秋雨中 共你願望已不同 還是有點故夢想傾吐

一切事情 驟似一絲苦惱 回看你我的路
是情是愛 是緣是痛 今日我卻竟都不知道
我依然 而我竟然 還是覺得你最好

為什麼是甜蜜
我也說不上來
也許因此我就是喜歡這種
遠距離的思念感覺吧

祝大家聖誕快樂!

Monday, December 19, 2005

心仔(二) - 強大的生命力

「心仔」不是他的真名
大家都這樣叫他
是因為他天生的
心臟長在身體外!

聽到的那一刻
我無論如何是無法相信
亦想像不出來他身體是長成什麼樣子
唯一可以理解的
是為什麼大家都對他特別保護特別照顧
也特別忍讓

心仔天性很活潑
雖然天生有這個「缺憾」
可是他一點都不壞 (不過也不是純純乖乖的那種啦)
不會恃寵生驕
不會愁眉苦臉
也從不覺得自己跟其他小朋友有什麼分別
讓你也覺得他跟你一點分別也沒有
他從不讓你覺得他很可憐
而你也從來不曾在他身上感覺到有必要為他感到可憐
這實在是很重要

有一天
我真的忍不住了
我問他:「你可以讓我看一眼你的心臟嗎?」
他把衣服拉高
把保護罩鬆開
我看到的是一個被深啡色外皮包著的心臟
外形也是心臟的外形
看得到他真的在跳動
我也看得心驚肉跳
也完全明白醫生護士們為什麼要嚴禁我們在病房裡走動

有時
心仔心情也會很壞
很會發脾氣
不過不會很猛烈
不會去打人
就像普通的小男孩一樣
把盛了飯的碗擺到他面前
他會推開把碗打翻
他也會捉弄別人
有院友在砌積木
他會走過來拿走一塊
讓你找來找去也找不著

我很喜歡跟心仔玩
很喜歡他的性格
他不是乖乖的那種
甚至很多時候都挺頑皮的
可是他都很努力的活著
就算他知道自己其實是存活得很困難
但從不苦著臉、也從不放棄
就是不顧一切的活著
當時的我
雖然年紀還小
每每想到這點
就很感動

不過很奇怪的是
我很少看到他的家人來探望他
這是為什麼呢?

(待續)

天氣很冷
早上起來最感困難
窩在被窩裡的感覺
比熱天在冷氣間裡更為享受
溫溫暖暖的

廁所很冷
廁所板也是
坐下去的一刻
真要鼓起最大的勇氣才行
冷感從屁股起遊走全身
由血液帶動
整個人抖起來

水也很冷
小時家貧
從不會用熱/溫水洗臉
直到今天家裡有熱水爐這東西
很方便的把水龍頭一開就可以有溫水了
我卻依然堅持著
冷水就冷水
小時候不也一樣的冷?
另有一番韻味
我就是很會自虐

空氣很冷
出門吸入的第一口空氣
精神為之一振
清新的氣息
更會貪婪地多吸幾口
冷空氣穿越身體每一個器官
心肝脾肺腎無一幸免
很有盪氣迴腸的氣魄

人心很冷
每一張未睡醒的臉
每一張繃緊了的臉
每一個裹緊了的身軀
每一雙捨不得伸出來的手
只需一個簡單的微笑
通通溶化
冷感全消

冷就冷、誰怕誰!

Tuesday, December 13, 2005

心仔(一)

小時候曾經患過急性腎炎
從懷疑到証實
從開始住院到出院
都不過是一年以內的事

那時的我
沒有了同年紀的小孩那份無憂無慮
這不因為我身體出了毛病的問題

住了兩個月的瑪麗醫院
再要多住一個月的葛量洪醫院
回想那時
媽媽很辛苦很頻撲
而我 ,大概在那時就已經知道
我是異常獨立的了
小學四年班 ,整整的三個月
都沒有想家

住在葛量洪醫院的日子
有很多回憶
兒童病房
大家的玩具都真的會分享來玩
真的能做到不分彼此
是後來我在任何地方都無法再看到或嘗到的

睡在我病床旁的
是一個叫「心仔」的朋友
很奇怪,他看起來年紀只比我小一點
也會行會走的,可是他的床卻加裝了有點高的圍欄
像嬰兒床般

很奇怪地
他胸前凸出了很大的一塊
看得出來是硬硬的
有一天,我看到了
原來他總帶著一個用硬膠造的保護罩掛在胸前
然後用病人服蓋著

護士姐姐常常會提醒我們不可在病房裡跑
絕對不可用力碰到心仔
有時見到心仔會發脾氣
把保護罩脫下
醫生護士們都會大為緊張
哄他快把保護罩帶上
有時,護士姐姐也會讓讓他
不過就是要一直待在他的身邊
直至它再帶回去為止

而每一晚睡前,護士們都一定會特別去幫他檢查
看看他有沒有把保護罩的繩子綁緊
有一次,我半夜起來上廁所
看到護士姐姐還特地過去幫他檢查看繩子有沒有鬆脫

小小的我
心裡一直存在著一個疑問
他到底是什麼病要這麼特別受保護?
也據說
從他出生那天起
從來沒離開過醫院半步

(待續)

Monday, December 12, 2005

致詞

昨天參加了一個畢業典禮
對於這類型的活動
我主要是去湊湊熱鬧
與朋友們聚聚舊
要說我真的很熱衷嗎?
其實也不是
不過如果氣氛很好的話
我可以不怕手掌通紅的給予很多掌聲

一般來說
當然少不了會邀請高階人物出席及參與
以示場面可觀
也當然少不了的
會有嘉賓致詞的一幕

看著聽著一位位嘉賓的致詞
我真的感到很慨嘆
不知道是要敬佩外國人都很會尊重場合
還是該不滿那些不尊重自己不尊重參與者的本地嘉實

內容冗長沉悶是怪不了誰
不過最少要做好準備吧
拿出A4 大小的貓紙
活像第一次看到內容似的
邊看邊說不止
還說得甩甩漏漏
我一向覺得這是很不尊重所有人
也很不尊重自己的事

我也明白
能夠被邀請而來稱得上為嘉賓的
當然都是大忙人
不過這絕對不可能是一個好的籍口說
他們沒有想過這麼毫無誠意的站出來
其實是很失自己身份的嗎?

記得讀大學的時候
為了要準備畢業論文
除了要做研究報告之外
還要做一個presentation
那時要把內容好好背誦
對手上的資料要好好理解
臨場要淡定
給人有十足的把握及自信的感覺
聽者會向你的誠意及準備充足敬禮

我不奢望那些致詞的人會一再去綵排這些稿子
不過至少應該熟習一下那些內容吧
看著他們的致詞
不單止基本的名人風範都沒有
連風采也欠奉
真讓人搖頭嘆息

Sunday, December 11, 2005

Reality Show

美國近年流行很多不同類型的Reality Show形式的節目
一季接一季的在辦
有很多我也有在追看
為的是想看看人心都是如何想事情

「飛黃騰達」、「生還者」、「USA Top Model」、「Project Runway」、「Amazing Race」‧‧‧
全都是淘汰制的節目

上一次到美國旅行兼探望好友
問她有沒有在看這些節目
她說:「沒有,只聽說過。不過我們這類節目太多,根本搞不懂哪個跟哪個,太膩了。」
我還一直以為這些節目在美國很火

看這些節目的好處
不單止滿足了個人潛在的偷窺慾望
看著一班人在鬥個你死我活的同時
各人運用著不同的策略
自以為很知己知彼的玩法
只有我們知道他們到底在想什麼
更好玩的是
他們不會害怕在鏡頭前說他人的不是
對別人的不滿
這在中國人的節目裡很難可以看得到

曾經問過一個朋友有沒有看
他說:「很假,全都是設計出來的,有什麼好看」
我也會有想到當中的情節全都是編出來的
只是
如此精彩的編劇內容
當中的心思
不簡單
那些人做出來的「才華」
編排的情節
每個人不同的個性、對白
絕對是戲中戲

如果當中都真的是作假
那班編劇群的厲害
實在讓我佩服得說不出半句話來

假的,有讓我可學的地方
真的,讓我對人心所想更為好奇
所以這類型的節目
對我還是有無窮的吸引力的
只要當中的比賽項目都設計得精彩好玩

Thursday, December 08, 2005

被你不愛的人愛著

傳說
愛上不愛你的人
很痛苦
如果換轉自己是那被愛的人
哪又會如何?

逃避著知道這個事實?
裝傻扮啞?
就算對方已經明示了、說明了
也都只維持著「非一般的友誼」關係

一次朋友的聚會中
大家為此有著很多不同的看法
有些是覺得樂得活在這樣的關係裡
有些是活在壓力中
有些是從此不往來
有些是保持最有禮貌的距離
有些是感到可惜

其中有一位朋友說
他曾經同一時間愛上不愛他的人
也被他不愛的人愛上
我很好奇他有什麼感覺
「累,累到不行。愛上不愛你的人已經是感到很沮喪的了,還要照顧那個你不愛的人,感覺很難受。」
大家都很同情這雙倍的「累」
你追我逐的遊戲會不累嗎?
而且他最明白這當中愛與被愛的感覺

他跟我說:「我感到被愛的壓力,也害怕我愛著的人也有此感覺。」
我問他:「為什麼被愛會有壓力?」
「因為我並不愛她。」他說

我很慶幸自己會認識到一位這麼棒的朋友
他並沒有濫用那份被愛的愛
卻也暗自替他感到點點可惜
也許這兩位在他身邊的人
是老天爺在時間點的安排上出了錯
讓他在浪費著不該浪費的時間

這是我所認為的另類三角關係

Sunday, December 04, 2005

崇拜文字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心情只要不好
看書或寫東西
總能讓我的心情好起來
是心慢慢的封閉了
還是文字是我的避風港?
我也不曉得

身邊很多朋友都喜歡活在戀愛中
戀愛讓他們都變年青
令他們變得活潑開朗
常對我說
不要再自閉了
放開懷抱吧

可是
我其實也是在戀愛啊
我在跟文字談戀愛
它永遠不會變心
讓我可以全心全意毫無保留地把心交給它
它亦永遠不會背叛我
不開心時它可以逗我笑
生氣時它可以讓我發洩
悶悶不樂時它可以陪我消磨時間
當然
開心的時候也可以與它好好的分享
它又是隨時隨地的聽候我的叫喚
從來不會拒絕我
最重要的是
當我不想說話的時候
它絕對不會問我任何問題
當我霸道地想佔有它的時候
它亦從不會覺得我蠻不講理

這樣的戀人
可以往哪裡找?
所以
只有它
可以讓我崇拜
崇拜一輩子

文字,我愛您喔!

Friday, December 02, 2005

「愛我多一點」、「愛他多一點」

朋友對我訴說她的感情生活,是老掉牙的故事,不過也是最實際而永垂不朽的故事橋段。

「A是我愛他多一點
B是他愛我多一點
你要是我
你會選誰」

我並沒有給她答案。因為我的選擇對她來說,一點意義也沒有,要跟A與B相處的,是她不是我。

「如果沒有A的出現,我想我和B一定會好好的
可是,A的出現,讓我覺得自己把B當作了水泡」

我清楚知道,她不是不愛B,只是她更愛的,是A。

我也可以肯定,A與B都愛她,只是如之前說的,誰愛誰多一點。

我知道的是,B的條件比A優越太多了。B可以讓她不用憂柴憂米,物質生活一定富足;而A的生活水平只屬一般。

不是愛情與麵包的選擇,是「愛我多一點」與「愛他多一點」的較勁;「接受」與「付出」的較量。

她很想很想選擇與B在一起,所有的理由都支持她這個選擇:被愛的幸福、生活無憂、他是一等一的好人(這點我也認同)‧‧‧

與B在一起的時間,她是快樂的,享受著被愛的幸福。只要,A沒有出現。

可是,只要A一出現,便能輕易地將以上千百個支持擊敗;一個理由,就已經足夠了。

她,愛A多一點。

選取的同時,她當然也怕選錯、怕錯過。選錯了A;錯過了B。

一個「愛」字,真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