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24, 2006

圓餅人生

我們常常說,人生不外乎是家庭、朋友、工作、愛情 (沒漏掉什麼吧) 的組合,每個人對它們的排列順序,有所不同,我卻喜歡把它們置於圓餅之內,沒什麼一二三四之分,只有什麼時候佔著大份的分別。

為了省字,把它們統稱為「四元素」吧,是人生的四元素。

試畫一個圓形,把這四個元素放進去,用來分割它們的,是兩條彎彎曲曲的線,中間的交匯點把它們連繫著。交匯點的位置不停的改變,正是我們對四元素的時間分配。

我的意思是,排位其實不重要,有限的時間,於不同的年紀,讓每個元素涵蓋著不同的面積。

四個元素,互相補足。當工作上出現瓶頸,家庭/朋友/愛情予以安慰;當愛情來了,朋友的部份自然減少;家有喜事嗎?佔的當然變成最大份了。

若四元素都報出佳音,圓餅平均分配;如大吉大吉的,四元素都委縮起來,彎線可能會變粗,中間的交匯圓點,面積將會續步擴大。

那就是自身。

Wednesday, October 18, 2006

這,就是我

到底是我大而化之、不拘小節,還是我不懂人情世故,不懂體諒別人的心情呢?

也或許因為我太過自我吧!

一位舊友曾說:「有一次我去測字,我二話不說就寫下一個『我』字了,測字那人就說這是『自我』的表現。」

我沒辦法從這方法證實自己是不是這樣的人,只知道,我很喜歡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有朋友說,這叫做「固執」。

我不是很懂。

從前,我會為身邊的朋友如何想而感到心煩,如何想一件事、如何想我、如何想我對一件事的做法,被朋友影響得還蠻嚴重的。也跟很多人一樣,受過不少所謂「朋友的傷害」,有輕微有嚴重,走過之後,情況好像還還好的。

然後,漸漸地對很多事情感覺很淡然,有人稱此為「看化」,不過我想,我沒有到這地步。只是,慢慢地,我變得很「我行我素」。

我喜歡從不同的感覺出發與人相處,從來沒有一份準則。硬說有,就是感覺加上經驗,決定了我想要如何與你相處。因此,我常在變,有時會蠻不講理甚至強詞奪理,更多的時間,是朋友口中的,難以理解的思考模式。

與朋友相處,有說是一種學問,可以成為我另一篇文章的題材,不過,現在我想先想得簡單一點。

從不同的朋友身邊走過,每一個人給我的感覺感受都不同,多得數不清。有些給我感覺不強烈的,是因為頻道不同,你是AM、我是FM,連不起來。

我喜歡以我喜歡的方式與朋友相處,我決定了的相處方式不單單因為我的任性,走過的路影響著我的思維,總覺得,我這麼脆弱都能走過,還有誰不能?我喜歡衡量你所能承受的,從中變得有限度又有點過火的蠻不講理,經過我精密的計算,只要過得了我這一關,心臟變得強一點,其他的簡直是 E-A-S-Y J-O-B!

有時候,錯估了,但我還是會看不懂你的嬲怒、你的不快。回頭看看,我會問自己:「真要有這麼生氣嗎?不快何來?」當年的我,也曾有過這樣的反應嗎?可能吧,不過今天的我,活得蠻豁然的,再要激怒我,不再是容易的事。今天看來是打擊的打擊,明天即變得很不屑一顧了。

我喜歡這樣看,產生誤會未必不是好事,我知道了,從此底線不能越過。

不過是一個相互影響的過程而已,就是這麼一回事。

是不公平的相互影響,因為通常只有朋友對我說:「真受不了你!」,然後大多不再對我斤斤計較。投訴對我的影響極微,我通常笑笑帶過,這只能讓我感覺更多你的底線有多低,然後,還好依然是朋友。

別以為我是那麼的死硬派,一點都不改,我喜歡漸漸的改了而不讓你發覺。有一天,又突然會覺得:「咦?你是這樣的嗎?」,個人希望是達到一點點嚇一跳的效果。

最難面對的,是身邊的朋友與朋友之間,不同的矛盾與磨擦。這時候,工作永遠是我的最佳選擇,這是唯一不用花掉我半分感情的私人地方。

而有更多的時候,我寧願選擇去睡一覺。

Tuesday, October 17, 2006

Protege - Teaser


Photobucket - Video and Image Hosting

Monday, October 09, 2006

苦味

從來對感情事最沒耐性,所以今天轉轉話題,寫點關於人生好了。

今天看到一本食譜,其中一道菜是「苦瓜煎蛋」。

想到很多人說過,小時候不愛吃苦瓜的人,到了某一個年紀,口味就會轉了,忽然覺得苦瓜很好食,不是說它有多美味,是它那份苦味,讓人甘之如飴。

大概有小時候就喜歡吃苦瓜的人會這麼說:「不對!苦瓜本來就很好食,哪裡是苦,是你不懂得欣賞而已。」先別這麼快反駁,就是,如果要維護苦瓜的苦的話,別看下去就行了。

對於食苦瓜的轉變,感覺它是在見証著人生的閱歷與經驗從而引發出來的。

小時候媽媽煮苦瓜炆排骨,總說得苦瓜有多好吃。對於連喝廿四味都會吐的人來說,單單聽到名字,就覺得挾也不用挾了吧。然後媽媽會說:「那吃排骨吧,那個不苦的。」當然,小孩子嘛,上當了是很正常的事。一口咬下,苦的也得往胃裡送。

直到有一天,雖然苦瓜依然是苦,不過至少覺得排骨可以入口,其實味道是蠻不錯的。

當然,也有人會說:「你怎麼會覺得苦瓜是苦,怎麼會覺得不好食,你長大了沒啊!?」

只是,有一次到台灣旅行,朋友們紛紛點了當時很流行的「苦瓜汁」。想不清楚,到底是誰這麼聰明,想出這麼厲害的點子,很容易就知道誰喜歡吃苦瓜誰不愛了。

雖然對於苦瓜,還沒到讚不絕口的地步,至少我已經對它不再討厭了。

苦瓜沒有見証我的人生改變,可是,中藥的氣味,卻成功做到了。

從前如果家裡有人不舒服,又或是燥熱,重重的中藥味就會從廚房跑出來。爸媽都愛在家裡煎藥,就是在那時知道,廿四味是黑色的,是全黑的,然後是這輩子都不要再喝的一種飲料。也在那時,那煎藥的氣味,放在不受歡迎行列。

當然,這不全關廿四味的事,中藥煎出來的氣味,就是會覺得難聞就對了。

某一天,路過藥材舖,中醫師正在為病人煎藥。好像很久沒聞到了吧,很神奇地,我不單毫不抗拒,而且更貪婪地吸了很多進入身體內。

真是奇怪得很。

煎藥發出來的氣味,突然變得不難聞了,那份獨有的氣味,依然苦澀,可是不是單一的苦,是不同程度的苦,是深淺不一的苦。我也說不上來為何突然愛上它。

不過它跟苦瓜,於我,有著相同的意義,見証了人生的經歷。也好像只有苦味,才有這樣的本事,這跟人生本來是苦有關係嗎?人生如果可以選擇先苦後甜,倒是不錯。

要是以上兩種苦味都沒有給你那份效果,還有很多可以考慮:唐萵、芹菜、蔥蒜、榴槤 . . . 哈!越說越離譜了!

Tuesday, October 03, 2006

愛,這課題

因為曾經愛得太深,無法復元,所以對愛情產生了恐懼。

有人想愛,也怕愛。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人對愛卻步?

是太痛?是不懂?是沒興趣?是自尊心作祟?是輸不起?是忘記了怎麼去愛?還是因為忘不了?

問沐浴在愛裡的人:愛或被愛比較幸福?

問正在等待愛的人:愛或被愛比較容易?

問被愛困擾著的人:愛或被愛比較可憐?

這麼多煩人的問題,何必如此斤斤計較?愛,從來不是算術。

愛,本來就是煩人的事。

愛,最好是發生在不知不覺之中,才能有醉的感覺。發生了也不知道,更讓人回味。

愛,若是發覺得太早;清醒過來時,人都變理智了,就不再好玩了,沒趣味。

會有太遲發現這回事嗎?當然有,就是時間上的不配合,錯過了。想回頭看看,試著抓一抓,嘗一下餘溫,沒那麼容易。它比流星閃過的速度更快,不過還是可以試著許個願,不介意點點的遺憾夾雜其中的話,假如你夠幸運的話,它可能會回來找你。

是的,有時是你選擇去愛,有時,是愛選上了你。

主動去愛、等著被愛、逃避愛、迎接愛、不敢愛、不想愛、拒絕愛、珍惜愛 . . .

還有嗎?

都說,這是一個惱人的課題。